lof零碎偶记。

《前度》:人间别久不成悲



“恋爱超过一次的人,分了手的人,属于过去的人;毕竟都是我们爱过的。”


分手时以为不会再相见的人,都是我们曾以为不会相离的人。若偶然再见,最好的情况是一个微笑、一个眼神,一次擦肩而过。次之,是不痛不痒避重就轻寒暄几句,似旧友又似生人。最次,恐怕便是如影片中周怡与陈均平的偶遇一般,波澜再起。周怡的现任阿树因愤怒而高举的右手,陈均平的现任阿诗情急之下泼出去的水,竟成了这对昔日恋人再次踏入彼此生活的契机,纵然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,但对于前任而言,已是奢侈。


周怡暂住陈均平家中,一切显得熟悉又陌生。他仍留着那个古董沙发,仍在书房中佩戴以前的眼镜,仍在煮面时直接将蛋打入锅中,但他也买了大房子,换了新工作,有了新女友,改了吃宵夜的习惯……终于,曾经最亲密无间的那个他,有了她不知道的生活、不清楚的习惯、不了解的蜕变。眼前的陈均平,到底还是不是曾与她携手走过的那个人?若是,为何这房中没有她遗落的风景?若不是,为何这房中总有他暗淡的身影?过往与当下一脉相承,却又一度割裂。这一夜,周怡难以安眠,此后便不断嗅到那缕早在时光中散尽的清风……


多年前悠悠地吹起的一阵泠风,干净纯粹,吹过那张洗不干净的床单,吹过那个暴雨淋漓的深夜,吹过那堆支离破碎的玻璃,最终吹进这间宽敞的公寓中,在久别重逢的两人中间只打了一个转,便泛起无数欲语还休的涟漪,随即又马不停蹄地呼啸而去……空余她一人,怅然若失。


《前度》的优秀之处在于对细节的演绎,属于过去之人,已无法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但他们暗隐于细节中,那些只有彼此才明白的小细节。周怡与陈均平曾有过一对情侣耳钉,她戴在右耳,他戴在左耳。分开以后,周怡始终没有摘下那枚耳钉,即使有了新的伴侣,也是如此。但在机场偶遇陈均平后,她坐在车上仓皇地取了下来,只因这耳钉,在任何人眼中都普通至极、不值一提,唯有陈均平例外,唯有陈均平懂得。就如周怡身上的星形纹身,那是她与阿苏的故事,他纹在脖颈,她纹在脚踝。


周怡看似是个处处留情的女人,情事总是接连不断,但实际上她的感情皆非儿戏,动心容易,却也次次都交付了真心。她对陈均平的感情自不必说,与阿苏相爱时,她染发纹身,适应着他混乱危险的生活;与阿树相爱时,对方是旅行作家,常常云游各地,只为与之结伴,周怡便辞了工作退了租房。周怡的爱情强烈直接、不计后果,或许也任性暴躁且迷失自我。想要完全地理解懂得一个人,就只有一种途径——变成对方。周怡的爱情就是如此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总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冲,以求更接近对方一点儿,哪怕就只是一点儿而已。


周怡走后,陈均平在下水管中找到了她丢失的耳钉,凝视良久。他再一次与她相遇,却只能再一次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,好像再一次地失去了她。陈均平最终决定与阿诗分手,即使对方卑躬屈膝、委曲求全也无济于事。桌上的塑料杯终归还是裂了口。周怡气急会摔东西,曾摔碎了他心爱的模型与玻璃杯。从此之后,他便改用塑料杯。但怎奈若无心经营,什么材质的感情都会碎裂。转念一想,陈均平始终是喜欢玻璃制品的人,就算受过伤,就算能勉强,他又怎会真的爱上塑料杯?


故事的结局若只是顺理成章地旧情复燃,这部影片便会大打折扣。周怡始终在等一个人带她去旅行,她的每一任前度都与她有过这样的约定,可是全都化为泡影。“不是说最喜欢的永远不是身边的那个,而是最喜欢的,已经不再身边了。”“最”是比较级,若非走到完尽,便无可称量无法比较;“最”具有唯一性,但并非不可变更,而周怡的一生还会遇上许多人。所以,她要做的只是不回头地走下去,她需要的只是一张独自远行的机票。这样的结局,让《前度》不仅关乎两个人的爱情,更关乎一个人的成长。


《前度》并非是部能让人大喜大悲的影片,它更像是一支针剂,轻轻刺入皮下,缓缓推动针筒,些许冰凉细微疼痛,仅此而已。行云流水般的剪辑,让现实与过往穿插自然,更给人虚实相掩,往事如烟之感。但正因如此才完美地诠释了“前度”这个题材,前度或许本就是如风似影般的存在,是唯有在夜深人静时,明一盏微灯,才能与之对峙的自身之影;是无色无味不可捕捉的风,唯有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,才会冷不丁地窜入后颈,让人一阵激灵。


记得村上春树曾在小说中写道,“我们是曾经的我们的事,绝不是没有意义的。”但曾经是相对于当下而言的,对于不具有现在的人,曾经便真的毫无价值。而过往所具有的意义,也只能于当下、于未来缓缓显现。在这个层面上,也许,人才是时间。


纵是曾在彼此生命中投下巨石的人,如今也早已云淡风轻、雨过天晴。偶尔想起,也只是想而不念。纵是曾灯花挑尽难成眠,高楼望断人不见,如今也已不会思之过切,已不会念之太急。就让彼此在清风明月下凭栏两处,无须言说,不必传达。个中心事如新月,既满既缺,半合半离,多情的始终只是那望月人。


人间别久不成悲,若回忆太冷,且温壶新酒,若回忆太烈,且随风扬散。



附:

很久以前的文章,最早刊于24楼影院。

因为不爱整理或重阅旧文,近日才发现竟有人冒名用文,还一字不改。

本来就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好文章,从来也没想过会有人盗用,但发现了还是很气。

近日有空会将以前的旧文逐渐发上来,以正视听。

评论
热度(14)
 

© 向暮春风 | Powered by LOFTER